🌞“滚回自己的国家!”3月13日,一乌克兰难民本想来到中国避难,结果发现在中国不工作就没有钱拿,便发视频吐槽称:“在中国凭什么工作才有钱拿?我在德国什么都不用干就有钱拿!”网友:我们不接收难民,他是怎么么跑来的?(信息来源:网易新闻——来中国居然还要工作?乌克兰难民吐槽中国,曾在德国每月白拿4200)俄乌冲突后的故事,安娜作为难民被德国接收。根据欧盟的“临时保护令”,德国政府对乌克兰难民相当慷慨,每个成年人每月能领到550欧元,折合人民币约4200元,他们还提供免费的住所,孩子也能免费上学。这笔钱足以让她衣食无忧,日子甚至比一些辛苦工作的德国本地人还滋润。安娜坦然接受了这一切,压根没想过去找工作,每天睡到自然醒,生活过得像在度假。可这种美好的日子并没持续多久,德国的善意催生出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一部分难民发现不工作也能活得很好,索性彻底躺平。也有人钻空子,重复登记骗取福利。一些游手好闲的难民甚至开始寻衅滋事,这下德国人不干了。他们纷纷质问为何德国要收留这么多游手好闲的乌克兰人,巨大的民意压力下,德国政府调整了政策,明确要求难民必须工作,否则就得离开。而安娜恰恰就是被德国请出境的乌克兰人。可安娜非但没有反思,反而开始寻找下一个能让她躺平的国家。她听说中国发展飞快,便想当然地认为,这里的福利待遇肯定差不了。她带着继续躺平的美好幻想,兴冲冲地来到了上海。但当她找到相关部门,表明自己是乌克兰难民,希望能领取免费住所和生活费时,得到的答复却是中国并没有所谓的为难民提供免费住所等相关福利的政策,但是他们可以提供工作机会。她试着干了几份工作,可长久不干活的她几乎没有一份工作能够干下来。从德国带来的积蓄很快花光,走投无路之下,安娜录制了一段视频发到网上,满腹委屈地抱怨自己不得不离开了,中国不干活就没有钱,她还是怀念曾经的日子。视频一出,中国网友几乎没人同情她。大家普遍认为,她是被德国的高福利养废了,失去了自食其力的能力和意愿。许多人甚至疑惑,中国压根不接收国际难民,她为什么以为中国会提供免费帮助?想吃饭就得工作,这是最朴素的道理。德国相关政策所谓初衷虽好,却无意中养出了一批懒汉,反而激化了矛盾,最终不得不改弦更张。而中国的规则简单明了不养闲人,劳动才能换取回报。这是对劳动价值最基本的尊重。而且德国等西方国家倾向于用高福利进行人道主义兜底,但这种模式的弊端也很明显,一旦经济下行,高福利就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也容易引发社会不满。中国的绝大多数外籍人士都持有工作或留学签证,是合法的劳动者或学生。想在这里生活,就必须通过劳动融入社会。那些愿意工作、适应规则的外国人,大都能扎下根来,而那些只想不劳而获的人,最终会因无法承担生活成本而离开。任何福利都不是取之不尽的,无节制的善意也可能会成为负担。在人道关怀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平衡,既能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又能鼓励个体通过劳动实现有尊严的生活,这恐怕是才是真正可行的解决之道。